发布日期:2025-04-18 浏览次数:0
你有没有打开短视频应用,不知不觉之中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。对需要投入大量注意力的阅读,看电影,甚至是刷剧都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各种剪辑创作之后的。这一情况被当代年轻人称为“电子阳痿”。表示着专注力被大量削弱,只能在短期内快速刺激中获得快乐。
随着智能手机、算法推荐、UGC技术、5G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立,短视频作为当下内容生产的新路径,也成为被组织和建构出来的文本和技术网络的一部分。
截至2021年6月,TikTok的全球下载量超过20亿次,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.88亿,人均单日使用时间126分钟,短视频成为互联网最“费时”的行业。
不过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,有很多人开始担心短视频潜在的危害。短视频平台会利用内容生产的爬坡机制、推荐算法和其它相关技术设计,吸引用户注意力,营造“上瘾”的效果,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粘性。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,短视频平台的社会-技术特点影响了人们对其的依赖,人际依恋因素与网站依恋因素显著推动了短视频的成瘾行为。
我们以“刷”的姿势观看短视频,这一姿势将我们融入到了短视频的交互中。我们聚焦到的不是手机等移动设备,而是回应触觉的短视频应用程序。当打开短视频的应用,豁然呈现的就是短视频内容,没有播放的按钮,只用“切换”就实现了视频的自动播放。
而短视频的内容无穷无尽,不停刷又不停地出现,呈现的内容又来自于“刷”的反馈,这种便捷的操作方式往往容易产生流动而舒畅的观看体验,容易让使用者产生沉迷的感受,受访者也回应“我很少能马上就刷完视频放下手机,因为刷视频的过程中注意力一直被吸引。使用者与短视频之间已经构建起了具身关系,借用技术现象学的形式表达,就是“(我-短视频)→世界”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