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4-26 浏览次数:1
赵大叔今年58岁,身体一向硬朗,可最近却总被头晕、乏力困扰。起初他以为是没休息好,没太在意,直到有天晨练时突然眼前发黑差点晕倒,这才慌了神。
去医院一检查,血压竟高达180/110mmHg,被确诊为高血压。医生开了降压药,反复叮嘱要按时按量服用。
赵大叔嘴上答应着,心里却犯起了嘀咕:“是药三分毒,这药得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?”于是,他自作主张把药量减半,还隔三岔五地停药。没过几天,头晕、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,血压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。老伴儿急得直跺脚:“老赵,你可不能拿自己身体开玩笑啊!”赵大叔却满不在乎:“我身体好着呢,这点小毛病算啥!”
这天,赵大叔和老友聚会,聊起自己的“降压经”。老友一听直摇头:“老赵啊,高血压可是慢性病,得长期吃药控制,你这样乱来,小心出大事!”赵大叔心里一惊,想起医生也说过类似的话,不禁有些后怕:“难道我真的做错了?这高血压到底该怎么治啊?”
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长期控制血压不仅能保护心脑血管健康,更能提高生活质量。然而,很多患者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时,常常存在误区,比如随意调整剂量、频繁换药、擅自停药等。这些做法不仅影响降压效果,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。为了确保降血压药物发挥最佳疗效,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。
▲关注医食参考 成为养生达人▲
原则一:从"小"开始,循序渐进更安全
很多患者初次服用降血压药时希望快速见效,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。实际上,降血压药物的使用讲究"循序渐进",初次服药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。例如常用的氨氯地平,医生通常建议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2.5mg;贝那普利的起始剂量一般为每日一次5mg。
很多患者初服降血压药希望快速见效,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。实际上,应"循序渐进"从小剂量开始,如氨氯地平每日2.5mg,贝那普利每日5mg。
小剂量可让身体逐渐适应药物,减少头晕、疲倦等不适,同时便于医生观察血压变化,找到最佳治疗方案。服药初期,建议每天测量两次血压,连续观察一周,记录变化,医生会据此调整剂量,既能有效控制血压又能减少不良反应。
原则二:坚持长期服药,切忌"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"
高血压是慢性疾病,即使控制良好,也需长期服药,不可"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"。患者应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,及时发现波动,与医生保持沟通,确保治疗有效安全。
降压药物需长期服用才能维持稳定效果,它们如同训练有素的"军队",持续控制血压这匹"脱缰的野马"。一旦停药,血压可能迅速反弹至比治疗前更高水平,严重时可诱发心梗、脑卒中等致命并发症。
即使血压控制理想,也必须坚持服药,将血压"野马"牢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每天测量记录血压,有助及时发现波动,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。
原则三:降压药不是"时尚单品",不要轻易换药
有些患者听说朋友服用某种降血压药效果好就想更换。实际上,降血压药不像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,频繁换药不能提高疗效,反而带来更多风险。
降血压药种类繁多,医生选药会综合考虑患者年龄、血压水平、伴随疾病等因素,确定后应长期坚持。频繁换药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和不适,不同药物副作用各异,每换一次都需重新适应。
若药效不佳,应先检查是否按医嘱服药,确保依从性良好后再与医生沟通,只在医生建议下更换药物。
科学服药,守护健康人生
高血压治疗非一朝一夕之事,科学合理服用降血压药物才能实现血压长期稳定控制。遵循上述三原则,从小剂量开始,长期坚持服药,不轻易换药,患者才能在安全有效前提下,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掌握正确服药方法,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,还能减少不必要医疗开支和心理负担。对社会而言,科学合理的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,减轻医疗资源负担,提升整体健康水平。
降血压药物服用看似简单,却有严格科学原则。患者只有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遵循这些原则,才能真正享受到降血压药物带来的健康福祉。